1. <cite id="hcj0g"></cite>

      <rp id="hcj0g"><meter id="hcj0g"><p id="hcj0g"></p></meter></rp>
      <cite id="hcj0g"></cite>
      <rp id="hcj0g"></rp>
      滾動 要聞 宏觀 證券 產經 汽車 科技 評論 原創 地產 關注 生活 快訊

      環球微頭條丨專家:基因檢測賦予診斷治療更多可能性 早篩早檢很重要

      2023-01-15 22:54:20      來源:新華財經

      “有些肺癌患者其實沒有呼吸道癥狀,我們接診過一個患者,因為左肩疼痛長期在骨科治療,最終發現疼痛是肺癌遠端轉移導致的?!睆V東省中醫院腫瘤科主任張海波在直播中分享了這樣一個案例。這不是唯一一個無呼吸道癥狀的患者,此前,一名患者由于發現杵狀指去醫院檢查,最終診斷為肺癌。


      (資料圖)

      1月15日,張海波和華大基因副總經理朱師達共同做客新華財經和華大基因共同推出的“健康灣區-科技守護生命全周期”直播現場,圍繞肺癌的早篩與治療,向觀眾權威解讀如何遠離肺癌。

      肺癌:致死率極高號稱“全球頭號癌癥殺手”

      作為全球頭號癌癥殺手,近年來,肺癌的發病率在全球范圍內呈持續上升的趨勢。國家癌癥中心發布的最新全國癌癥統計數據顯示,中國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排第一位。僅2016年,我國就有82.8萬人被診斷為肺癌,近66萬患者因肺癌去世,發病率和死亡率分別占所有癌癥的20%和27%以上。隨著肺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攀升,這個“健康殺手”儼然成為危害我國公共健康的問題之一。

      兩位專家介紹到,肺癌發病病因主要有吸煙、環境污染、生活慣、職業接觸、肺部慢性病以及遺傳基因易感性等。其中,吸煙是肺癌發病的首位高危因素,80%以上的肺癌被認為是由于吸煙而引起。

      張海波提到,根據他在臨床的觀察及現有數據提示,肺癌有年輕化的趨勢,已經出現了較多約30歲不抽煙也不常做飯的女性患肺癌的情況。他認為,現階段,都市人群的生活工作壓力越來越大,精神長期處于焦慮、緊張狀態,這也是肺癌重要的誘發因素之一。

      發現已是中晚期為什么肺癌藏得這么深?

      肺癌死亡率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肺癌具有較強的隱匿性,大多數肺癌患者發現時已是中晚期。

      對于為什么肺癌往往發現晚這一問題,張海波認為,首先是因為肺癌的早期癥狀不典型。第二則是老百姓的健康意識普遍不高,對于肺癌早期篩查意識不足,忽視了自身出現的信號。

      雖說肺癌難以早期被發現,但也并非無跡可尋。張海波說:“當出現咳血、胸部疼痛、聲音嘶啞、骨痛、頭痛等癥狀時就要提高警惕,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檢查?!?/p>

      但臨床也有過案例,患者早期無任何呼吸道癥狀,僅是因為發現指甲末端變厚,醫學上稱為杵狀指,就前往醫院檢查,最終診斷為早期肺癌。

      有效的篩查可以更早地發現肺癌,使患者在無相關癥狀時,及時發現病灶,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療,從而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張海波表示,相關研究資料支持,低劑量螺旋CT是肺癌篩查的有效方法,其敏感度是常規胸片的4-10倍。

      “如果年紀超過50歲,有長期吸煙史、家族有肺癌病史、職業暴露史或者既往檢查發現有肺部結節的,都建議進行肺癌篩查?!敝鞄熯_建議道。

      肺癌基因檢測套餐該怎么選?朱師達也給出了建議:“基因檢測的套餐根據篩查基因的不同,分成了多種不同的套餐。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建議盡可能選擇覆蓋基因更多的套餐,可以一次性檢測500多個基因,能夠全面地反映腫瘤的信息,不僅可以指導靶向治療,還可以指導免疫治療、化療等,對于指導臨床用藥非常有意義。但如果僅僅是為了找到可用的靶向藥物,且經濟能力有限,可以選擇涵蓋基因相對較少的套餐,雖然只含有11個基因,但也涵蓋了國內外指南推薦的主要靶點?!?/p>

      科技賦能肺癌治療前景光明

      朱師達指出:“癌癥本質上是基因病?!庇捎诤筇斓闹掳┮蛩?,例如,生活慣、環境、致癌物質等的影響,導致正?;虬l生改變。

      目前,國內外專家已有共識,在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時,無論是鱗癌,還是腺癌,都建議做基因檢測。通過基因檢測,可以測出哪些基因發生了改變,對腫瘤進行區分,以此為患者匹配相應的靶向藥物,從而達到對癥下藥、精準治療的目的。

      朱師達進一步解釋道:“在抗擊肺癌的過程中,基因檢測應貫穿于治療全過程?!眲討B監測即MRD術后監測技術有助于了解腫瘤的復發或進展,指導精準治療。

      肺癌能否治愈,主要取決于分期?!霸缙诜伟┦强梢灾斡??!睆埡2◤娬{。晚期肺癌雖然治療困難,但是近年來生存率也大大提升。他舉例道:“過去,我們一旦出現肺癌腦轉移,基本上已經進入生命的倒計時了,但在今天,我們依舊有醫療設備例如伽馬刀可以控制已經腦轉移的肺癌。肺癌的晚期治愈率已經達到了近30%?!?/p>

      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肺癌的診斷和治療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即使患者出現了耐藥或者沒有找到合適的靶向藥物,依舊可以控制腫瘤的發展。朱師達解釋道:“基因檢測可以給患者提供精準靶向藥物治療。但除了靶向治療以外,肺癌還有化療、免疫治療等方式可以聯合使用,最大程度上延長患者的生命?!?/p>

      雖然晚期肺癌治愈率仍較低,但是早發現就能早治療。對于肺癌的預防,張海波建議大家養成健康的生活慣,保持良好的心態,從控制吸煙、減少廚房油煙吸入等生活小事入手。重視身體發出的信號,及時早篩早檢。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實現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健康管理,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要提高15%。肺癌的防控和規范治療引起了臨床、政府、企業等各界的重視,開展各種行動來實現綱要目標。

      靶向藥物納入醫保,診斷產品和基因檢測技術飛速發展,臨床應用也越來越規范,精準醫療已成為可能。肺癌并不可怕,只要科學認知,早期發現,規范治療,相信在不遠的未來,患者們都可以帶瘤生存,不再“談癌色變”。

      (文章來源:新華財經)

      標簽:

      相關閱讀

      最近更新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17   www.quitsmokingbayare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天下周刊網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855 729 8@qq.com粵ICP備18023326號-5

      快三彩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