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ite id="hcj0g"></cite>

      <rp id="hcj0g"><meter id="hcj0g"><p id="hcj0g"></p></meter></rp>
      <cite id="hcj0g"></cite>
      <rp id="hcj0g"></rp>
      滾動 要聞 宏觀 證券 產經 汽車 科技 評論 原創 地產 關注 生活 快訊

      世界頭條:中國人口開啟負增長,以后長三角和珠三角更香了!

      2023-01-18 08:39:11      來源:功夫財經

      人口凈減少還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出生人口已經低于1000萬了。

      放開移民,是經濟學大力鼓勵的事,也是現實所提出的迫切要求。不管你是否能想通,現實早晚都會逼你接受。

      總之,政策不給人們的生活、投資設置障礙,人們就有信心生育。


      【資料圖】

      國家統計局公布,2022年出生人口956萬人,死亡人口1041萬人,全國人口14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

      這意味著,中國正式進入人口凈減少的時代。人口凈減少還不可怕,可怕的是,新出生人口已經低于1000萬了。

      中國的人口、國籍政策調整已經迫在眉睫。相應地,各種經濟政策也需要調整。

      01 疫情三年,人口形勢劇變

      疫情三年,人們遭受了各種沖擊,日常生活中,應對這些沖擊牽扯了人們的大部分精力。同時,全球動蕩,各種黑天鵝滿天飛。而就在世界紛紛擾擾之際,許多人忽略了一件事:中國的人口形勢也發生了劇變。

      2019年,中國新出生人口是1465萬,而2021年,新出生人口劇降到1062萬。

      可能有人會說,這是不是放開二胎帶來的補償性生育過去了,才導致這種劇降?

      不是的。

      2013年11月放開二胎,確實出現了補償性生育的反彈,2016年、2017年新出生人口都在1700萬以上。但是2018年,新出生人口又降到了1523萬,放開二胎的補償效應那時候已經過去了。

      而2022年新出生人口為956萬,比2021年又少了100多萬!

      現狀如此,未來又會怎樣?

      這種狀況在未來幾年內不會有什么大的改變。

      要知道,2021年我國初婚人數為1157.8萬人,而2022年呢?前三季度只有544.5萬對新人初婚。所以,今年的新生兒也不會多。疫情后的出生率反彈得等明年了。

      只能說,疫情的影響實在太大了。

      更長遠地看,2021年新生兒1062萬,2022年新生兒956萬,再過20多年,這一代人到了生育期,新出生嬰兒會到多少呢?由于生育率總是在變,無法準確估計。但如果屆時降到四五百萬,也是不奇怪的。

      想想,十幾億人口的中國,如果每年新出生人口僅僅四五百萬,你會怎么想?

      我會想到兩個字:可怕。

      要知道,3億多人口的美國,每年新出生人口都有300多萬呢。

      而且,2021年,美國新出生人口沒有因疫情而下降,反倒有所增加。

      現在疫情防控做出了重大調整,相信人們的結婚、生育意愿能有所提升。

      02 大批引進外籍新娘,已經迫在眉睫

      按照聯合國的預測,如果生育率不變,韓國將成為第一個因人口減少而消失的國家,接下來是日本。

      中國會成為第幾個因人口減少而消失的國家?

      這個其實不必太過擔憂。

      聯合國預測的前提是“生育率不變”,那,如果能夠改變生育率,就不會因人口減少而消失,對不對?

      比如,最立竿見影的,就是引進外籍新娘,讓許多光棍娶妻成家,那就能對生育率的提高起很大的作用。

      越南、緬甸、柬埔寨等地,有很多女性想嫁到中國。當然,現在越南也快速發展了,有些中國女性還想嫁到越南呢。

      我有個朋友,十幾年前就寫文章說,要大量引進亞非拉新娘。

      結果他被網友罵死了。那時候的網友完全沒有理解人口趨勢有多嚴峻。

      我的主張其實比他更進一步。我認為不僅應該引進外籍新娘,還應該放開國外移民入籍。當然,我被罵得更厲害。

      亞非拉有大量的人力資源,但資本比中國更為稀缺。如果這些人力資源能夠流入中國,既能提高他們自己的收入,也能提高中國人的收入。

      但是現實是,中國的國籍非常難加入。

      據說功夫明星李連杰想把新加坡國籍改成中國國籍,都很難。有人說,中國綠卡是世界上最難拿的綠卡之一。你可以花幾十萬美元買一本外國護照,但花再多錢也買不來中國綠卡。

      前些年有政協委員提出放寬入籍限制,結果遭到很多網友反對。

      網友為什么反對?因為他們覺得,如果更多外國人入籍中國,那就會搶了中國人的工作。

      這種對“搶走工作”的恐慌,不僅中國人有,歐美也很流行。

      但這種觀念其實是錯誤的。

      中國對外開放,早期主要做的是來料加工,也就是說,中國人移不出去,但是你資本可以移進來,這也是人力資源全球配置的另一種形式。

      那么現在,嚴峻的形勢是,如果中國的人力資源狀況得不到改變,資本會流向其他國家。

      如果大量引進移民,不僅不會搶走中國人的工作,反倒會有助于把工作機會留在中國,而且會讓工作機會更多。

      為什么?因為,這些移民來到中國,賺了錢,是要消費、投資的,這是不是增加了工作機會?

      就好比說,中國國內,人口大量移向長三角、珠三角,這些地區的人的工作機會被搶走了嗎?不!他們的工作機會更多了。相反,那些人口流出的地區,工作機會越來越少。

      國內移民如此,國際移民道理也一樣。美國以前大量吸收移民,工作機會變少了嗎?不,工作機會變多了。當然,美國現在限制移民,走上了錯誤的道路。

      放開移民,是經濟學大力鼓勵的事,也是現實所提出的迫切要求。不管你是否能想通,現實早晚都會逼你接受。

      2022年8月11日,中國國家移民管理局的官方公眾號發布了一則推文,以答疑的形式,放寬了申請中國綠卡的條件。當然,這是針對高端人才的。

      但這只是第一步。以后應該會越來越放開。

      網友應該接受人口形勢嚴峻的現實。至少,現在跨國婚姻的入籍應該放寬了。

      放松入籍只是一方面。更多的,還是要放松經濟。人們對經濟有信心,才會為了美好的未來多生孩子。

      放開各種限制,讓人們更容易買上房,也能提高生育率。從需求端限購、限貸、限售并不能使人們買房更容易,這已經被這幾年的實踐所證明。只有改善供給端才能解決住房問題、提高生育率。

      另一方面,戶籍管制也應該放寬,值得慶幸的是,這些年這一塊邁出的步伐不小。此外,還應該降低社會力量辦學的門檻,讓進城農民的孩子可以跟著父母在城里讀書。天下哪有父母愿意自己的孩子做留守兒童?這非常影響生育率。

      像前些年要求的“職高分流一半初中畢業生”,其實也是非常影響生育率的,這條現在幸好不再強調了。

      總之,政策不給人們的生活、投資設置障礙,人們就有信心生育。

      03 人口轉負的年代如何投資?

      如果人口趨勢不變,你應該怎么生活、投資?

      這個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但是借鑒人口形勢同樣嚴峻的日本、韓國,還是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未來人們將更加向大城市集中。

      以日本來說,東京、川崎、橫濱這個大東京都市圈,人口已過4000萬人,占全日本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韓國首爾人口950萬人左右,也快占到全國總人口的五分之一。

      為什么人口減少,人們卻更加往大城市聚集呢?

      前面說了,人口減少,工作機會其實是減少的,所以人們反倒更加涌往大城市,以規模效益來抵消人口減少的影響。這個不是政府官員指揮的,是人們自覺自發地這樣選擇。

      所以,中國的大城市化進程不但沒有完結,其動力反倒更勁了。

      如果你要選擇生活地,最好選擇中國兩個最大的人口流入地:長三角、珠三角。

      買房也好,其他投資也好,最好選擇這兩個地區。

      這不是說其他地方就沒有投資機會。其他地方也會有投資機會,但不如這兩個地區多。

      如果選擇其他地區生活、投資,一定要把該地區的人口數字作為重要參考依據。盡可能去人口增加的地方。

      行業上,養老有關的產業會有發展機會,但這也得看官方政策。官方應該努力放松對養老相關產業的管制,以應對嚴峻的人口形勢。例如,殯葬業得放開吧?殯葬花費太高了,人們死都死不起,又如何敢生呢?

      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功夫財經無關。如因作品內容存在侵權等問題,請及時與功夫財經聯系。

      標簽: 工作機會 人口減少 人力資源

      最近更新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17   www.quitsmokingbayare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天下周刊網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855 729 8@qq.com粵ICP備18023326號-5

      快三彩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