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ite id="hcj0g"></cite>

      <rp id="hcj0g"><meter id="hcj0g"><p id="hcj0g"></p></meter></rp>
      <cite id="hcj0g"></cite>
      <rp id="hcj0g"></rp>
      滾動 要聞 宏觀 證券 產經 汽車 科技 評論 原創 地產 關注 生活 快訊

      環球熱資訊!多地將擴內需、促消費作為今年頭等工作 6省份錨定社零兩位數增長

      2023-01-17 21:49:11      來源:澎湃新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各地陸續出臺促消費舉措,正在陸續召開的省級“兩會”也劃出2023年消費領域的增長目標。


      (相關資料圖)

      1月17日舉行的2022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局長康義介紹,2022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0542億元,同比下降1.8%。2022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39733億元,比上年下降0.2%。提振消費更顯緊迫。

      根據各地公開的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內容,截至目前,至少有20省份公布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目標,范圍從5%至12%,其中,設定兩位數增長的省份有6個,新疆為12%左右,湖北、云南為10%以上,海南為10%左右,福建、甘肅為10%。相較于上年目標,福建、甘肅、新疆、云南、安徽、吉林6省份社零增速目標有所上調,新疆上調幅度最大,為6個百分點;湖北、河南、山西目標值與上年持平;江西、寧夏、陜西、河北、重慶、廣西、貴州、廣東、遼寧、天津、海南11省份目標值下調,貴州下調幅度較大,為2.5個百分點。

      澎湃新聞發現,與另一擴內需重要抓手——固定資產投資的目標增速相比,今年多地社零目標增速的設定相對謹慎。近日,《浙江日報》發文表示,從海外的經驗來看,逐漸走出疫情、消費環境逐漸改善的大方向是確定的,但受疫情反彈和居民自我防護意識加強的影響,短期消費仍然承壓。

      不過,多地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今年重點工作時,仍把擴內需、促消費放在首要位置,餐飲、旅游、住房改善、汽車消費、養老服務等為重點復蘇領域,并提出具體措施。

      上海和北京都提到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上海強調“深化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北京明確“加緊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此外,在具體舉措上,上海表示,全力打造東、西兩片國際級消費集聚區,辦好“五五購物節”等重大促消費活動,大力發展首發經濟、夜間經濟、直播經濟,加快形成一批特色商業地標。北京表示,深化商圈改造提升行動,統籌推進物流基地規劃建設,強化新消費地標載體建設,試點建設80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

      到2025年要“創建全域旅游示范省”的海南表示,今年將以旅游復蘇為牽引,深入推進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并明確,今年海南力爭旅游人數、旅游收入分別增長20%和25%,離島免稅購物銷售額突破800億元。

      此外,廣東提出,要著力擴大內需,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綠色智能家電等大宗消費,加大餐飲、文旅、養老、育幼等服務消費促進力度。新疆指出,將實施“新疆是個好地方”品牌提升計劃,推動旅游大數據平臺提檔升級,加強旅游宣傳推介,力爭接待游客達到2億人次。河南表示,將調整妨礙消費的限制性措施,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

      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徐奇淵在接受澎湃新聞專訪時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2023年經濟復蘇將呈現出“內需表現強、外需相對弱”的格局:一方面,外需不容樂觀,穩外貿壓力可能會陡然上升,另一方面,內需在2023年的表現值得期待。

      有關擴內需應該著重擴投資還是擴消費,徐奇淵表示,2023年需要更加重視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在經濟重啟修復的初期,也是恢復消費者信心的關鍵時期,相關政策在時間上要前置、在力度上要給足,要把市場信心的‘第一把火’盡快點燃起來,推動形成良性循環?!?/p>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標簽:

      相關閱讀

      今日推薦
      精選圖文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Copyright @ 2008-2017   www.quitsmokingbayare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財經天下周刊網 版權所有   

      聯系我們:855 729 8@qq.com粵ICP備18023326號-5

      快三彩票平台